请输入关键字
《北京教育》(高教)|担使命 开新局 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艺术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徐永胜访谈录
时间:2024-01-25


徐永胜,男,中共党员,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秘书长,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召集人。


记者: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与生俱来地传承了中国共产党的延安精神血脉,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引领中国戏剧影视教育发展的重任,学校是如何将两大使命交会对接,使其双向建构、同向发力?

徐永胜:中央戏剧学院自1950年4月正式成立以来,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中戏人赓续延安鲁艺红色血脉,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秉承“求真、创造、至美”的校训,致力于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为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戏剧影视类专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始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戏剧影视精英人才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的重任。多年来,中戏人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之路。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我们党一手创办的大学,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持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夯实事业发展的根基。多年来,学校坚持将党的领导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文化的重大战略,将全校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始终坚持艺术教育的“人民性”,始终坚持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艺术人才,也就是“人民艺术家”。学校坚持“德才兼备、德为艺先”的人才培养标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和艺术教育方向,努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戏剧影视精英人才。

三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大地办教育,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融入到发展道路中,更加明确和清晰了中国特色戏剧影视艺术教育道路,牢牢把握办学方向,为教育使命、文化使命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党委秉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坚持将戏曲、曲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科研和创作实践中,不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

学校党委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坚持民族化发展道路,对照“四个服务”要求,立足特色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以构建“中国演剧体系”为指引,努力构建完善的“话剧—戏曲—曲艺”教学体系和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原创话剧《桃花扇》《青春之歌》、原创音乐剧《家》《八女投江》、歌剧《山村女教师》《冰山上的来客》、舞剧《没有硝烟的战场》等一大批优秀艺术作品。同时,学校广大师生和校友在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以及戏剧、影视领域中的杰出表现和优秀成果,都充分证明了学校发展道路的正确性。


记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如何引领学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发挥其独特作用,以高等戏剧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推动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

徐永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使命,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将从以下方面努力推进贯彻落实: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全体成员开展集中研学,深刻领悟蕴含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丰富内涵。同时,面向全院师生发出通知,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认真组织专题学习,形成浓厚氛围,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深悟透,并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二是加强理论研究。高校具有人才和智力的集聚优势,在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方面有不可替代乃至更加重要的作用。学校坚持“有组织科研”,从承担党和国家艺术基金等重大研究课题到北京市和学校的科研项目安排,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研究阐释,积极推出“构建中国演剧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的文化强国建设发挥智库作用,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三是强化教学实践。对学校来说,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最重要的是要将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落实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以戏剧影视为主的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学校通过强化教学实践一体化机制,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举办北京市大戏节、组织原创民族经典剧目《家》进行巡演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强化艺术实践,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演出为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中戏”力量。


记者:艺术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理念到行动,从内容到方法,既要遵循艺术传承的一般规律,也要体现艺术院校各自的传统和特点。您认为,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新时代又有哪些方面需要创新突破?

徐永胜:正如前面我提到的那样,中央戏剧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高度认识人才质量是学校取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和声誉的根本支撑。回顾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高度重视思政育人。学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优势,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努力构建完善的“三全育人”思政工作体系。在思政课程建设方面,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挥戏剧特色优势,将传统文化、戏剧影视艺术融入“情境式”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教学实习演出作为课程思政重要阵地,围绕“四个讴歌”创作原创剧目。通过排演诸如《风云儿女》《万水朝东》《走过天涯还有路》《八女投江》等一系列红色题材的原创作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学习革命历史,了解党史、校史、新中国史,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二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多年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牢牢把握人才培养核心任务,将人力、精力和资源集中到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一直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坚持狠抓基本功,狠抓教学督导,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举办“专业基本功大赛”,激发学生勤学苦练的积极性。通过稳定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合理调整本科生、研究生比例,科学配置教学资源。通过强化教学督导,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同时,在保持学科专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戏曲、曲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建设,创新性地将戏剧教育专业转为师范类专业。高标准、高要求地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教学实习演出剧目管理,不断提高剧目制作和演出质量,完善教学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稳固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大力发展“第二课堂”。作为艺术院校,学校拥有丰富的艺术和人文资源。“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学校坚持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5·23”青年戏剧节、“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校园歌手大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歌会”“庆祝建党百年师生音乐会”“社团文化节”等系列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实现“以文化人”,达到“以艺通心”。坚持用好乡村振兴“大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文化振兴行动,深入基层感受新时代伟大成就,积极选派学生前往学校定点帮扶单位贵州省长顺县开展“艺术支教”“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其中,由学校学生创作完成的“雷坝村、中顺情”文化活动广场墙画设计绘制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一等奖;以反映帮扶干部事迹为主题,完全由学校师生创作、排演的话剧《背篼里的春天》获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一等奖。

面向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党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是努力践行“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学校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两个结合”的指导思想,更加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在建设好京剧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加强对其他传统戏剧艺术的研究和运用;大力建设曲艺专业,广泛吸收借鉴各种优秀的艺术形式,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激发教学活力。另一方面,是持续加强平台建设。近年来,学校党委积极拓展渠道和资源,先后与国家大剧院、国家话剧院、中央歌剧院、东方演艺集团等业内顶尖剧院团以及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地方政府机构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举办学术交流、艺术节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引入丰富的资源支持教学、科研和创作实践,不仅拓展了学生实践、就业的平台,而且更好地实现了“四个服务”的社会功能。


记者:学科建设关乎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和水平。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艺术院校的进程中,学校在学科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

徐永胜:2017年和2022年,中央戏剧学院两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既是学校学术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的体现,更是国家赋予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学校将“双一流”建设作为重大任务,围绕“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学科建设能力,推动中国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下的艺术学“三大体系”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学科发展。坚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承担攀登文艺创作“高峰”、阐释党的百年历史的艺术生产机制等重大课题;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结合”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剧影视艺术民族化发展,努力构建“中国演剧体系”。

学校坚持加强戏剧影视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发挥专业特色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形成了《建党百年艺术生产运行机制与制度研究》《跨文化戏剧四十年》等一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推进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戏曲与曲艺学科建设,坚持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双驱动”,推动“双一流”建设攀登新的“高峰”。学校“智能戏剧艺术空间”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以《当代中国话剧作品评价体系与质量提升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为龙头,扩大横向项目合作,加强校内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形成了多层次的项目体系,为提升研究能力、产出重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坚持加强平台建设,成立“中国文旅演出研究中心”“中国戏剧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美育研究与传播中心”等多个以提供政策咨询、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研究机构,为完善学校的学科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当下,信息科技、智能科技正在给戏剧艺术带来新的数字化变革,学校先行先试,自主首创“数字戏剧”二级学科。将数字思维和数字技能系统性地融入学科建设,学校未来将如何发力?

徐永胜:实际上,学校进行戏剧艺术数字化的探索比较早,招收戏剧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已经五年了。目前,学校拥有“智能戏剧艺术空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成立了数字戏剧系,设置了“数字戏剧”二级学科及相关专业,为将数字思维和数字技能系统性地融入学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学校将继续通过发挥信息科技、智能科技的作用,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稳妥有序地以数字化为动力深化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一是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在艺术院校建设重点实验室,对于学校乃至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学校将重点提供资源保障,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专业人才队伍,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实验室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以数字戏剧系为依托,完善相关专业建设与改革,培养能够适应数字戏剧发展需要的人才。三是稳步进行探索。在做好实验室、数字戏剧系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将数字思维和数字技能融入整体学科建设的方法和渠道,保持学科发展优势,塑造新的发展动能。


记者: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在人才工作上有什么特点?

徐永胜:人才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中最坚实的支撑和最牢固的基础,欧阳予倩、曹禺等一大批艺术家、教育家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和教师,奠定了中国戏剧艺术的坚实基础。学校党委继承了重视人才、依靠人才、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才工作为抓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贯通发展,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世界戏剧影视艺术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夯实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之基。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的人才政策,扎实做好人才工作。召开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以创新为驱动,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引导,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增强事业、待遇吸引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营造良好人才使用和成长环境,激发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创新活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水平。全面提升管理人才队伍能力,完善教育和激励措施。鼓励人才发展方向多样化,促进不同类型人才差异化均衡发展。稳妥处置创新和稳定的关系,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关键环节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破除人才工作桎梏。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既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又是学校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力量。学校党委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筑牢思想根基。选树宣传德艺双馨人才榜样,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师资规模上,学校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缘结构。强化教育培训,实施绩效改革,坚持以教书育人为主业,突出教学主体地位,明确尊重知识、珍惜讲台的教师队伍考核导向,激励教师坚守教学岗位,提升引导和教育学生全面成长的能力。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实践平台,引导教师成长为艺术领域的“名家”“大师”,既要能上讲台,还要能上舞台。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坚守艺术理想,锻造良好的道德修养,注重参与创作实践,提升专业能力,创作优质作品,追求德艺双馨的艺术成就,以实际行动感染和鼓舞学生成长成才。


记者:加强国际合作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学校将如何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互动,更好地搭建全球艺术院校校际交流联动的桥梁?

徐永胜: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艺术院校交流活动,打造“以我为主、广泛参与”的国际交流平台,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发展理念。中央戏剧学院创建初期,就邀请了前苏联、朝鲜等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到学院讲学、授课以及进行师资培训,留下了宝贵的教学方法和精神财富。

多年来,学校秉承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加强世界戏剧教育联盟、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建设,开拓舞台美术、戏剧评论、舞剧、演出制作、电影教育等专业国际交流平台,打造国际戏剧“学院奖”品牌项目,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中国戏剧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目前,学校与世界著名的艺术院校建立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产生了众多的合作成果,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已经成为了学校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标志。

2023年10月,学校举办世界戏剧教育联盟暨国际大学生戏剧展演,来自俄罗斯、美国、德国、格鲁吉亚、希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顶尖戏剧艺术院校的青年学生共聚北京,并赴广西桂林演出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和本民族剧目,以“相信戏剧的力量”为主题,中外青年艺术人才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推动了中国戏剧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23年11月,学校应邀参加由俄罗斯联邦政府、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和圣彼得堡市政府主办的第九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与瓦赫坦戈夫剧院和史楚金戏剧学院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开创了与国外剧院团建立合作关系的先例,标志着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扩大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师生参与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和实践活动。同时,进一步开拓视野,引进更多高水平国际艺术人才到学校排演剧目、教授课程,打造世界戏剧人才高地;进一步强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国别区域研究,立足世界戏剧教育联盟、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以及多个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研究;进一步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为主动灵活的世界范围内的戏剧教育、艺术创作等多领域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原创优秀剧目赴海外参赛和展演,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本文刊发于《北京教育》(高教)2024年1期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