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扎根现实 仰望星空: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强国创作论坛——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论
时间:2023-04-2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4月27日上午,由中央戏剧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强国创作论坛——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论坛在北京雁栖湖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论坛现场


       出席本场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李小明;新加坡著名导演、编剧、制作人陈哲艺;著名导演、演员董成鹏;著名导演、编剧冯小宁;著名演员谭卓;著名导演、编剧路阳;著名导演、编剧尹力。论坛依托中央戏剧学院承担的2021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戏剧影视“高峰”作品创作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8),特邀请该课题首席专家、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作为嘉宾主持出席论坛。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致辞       

       陈宁在致辞中表示,现实主义是中国电影重要的美学传统,也必将是未来中国电影强国之路上要坚持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殷切嘱咐,文艺只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我国广大电影工作者要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向同行,更应勇担使命,继续发扬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用优秀现实主义作品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书写时代进步的要求。

       在论坛讨论环节,来自行业一线的顶尖电影专家及从业者,共同围绕现实主义电影、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期冀为电影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课题首席专家、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主持论坛      

       郝戎指出了本届论坛聚焦于现实主义作品创作建设,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目标,阐述了艺术创作与现实和历史的关系,回顾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内涵再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这一过程中现实主义影片所体现出的鲜明的人民性。同时,郝戎辨析了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区别,文艺作品与“主旋律”的关系,民族性与国际化的联系。郝戎表示,我们应顺应电影强国的总体规划,继续深入聚焦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建设,以电影发展促进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延续“高峰”攀登之路。


新加坡著名导演、编剧、制作人陈哲艺发言       

       陈哲艺结合自己的电影创作经历,从剧情张力与形式变化中解读了应如何演绎人的姿态、情感与状态。他指出,创作者不应重复地拍摄之前表达过的主题,而应该不断挑战新的可能,同时他强调“优秀的电影创作者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对于电影拍摄要有崇高的敬意,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他认为,观察生活中偶遇的细节更有助于产生创作灵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方式,才能让电影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著名导演、演员董成鹏发言       

       董成鹏作为新生代导演代表,近年来热衷于对创作题材和电影类型进行多元化尝试。在谈及自己的创作之路时,他阐明了自己围绕小人物创作的原因。他曾有多种身份角色,从媒体工作者到电影从业者,他见证过不同行业从业者的各种面貌,因此他格外关注身边的平凡人物。董成鹏以新作《保你平安》为例,提出了自己的创作方式,即把自己生活中切身感知的喜怒哀乐代入创作,把共情和感动回馈给观众。他希望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渴望发掘电影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时,随着创作的深入,他也在探索喜剧类型电影的深度与广度,希望日后能给观众带来笑中带泪,富有余韵的现实主义佳作。


著名导演、编剧冯小宁发言       

       冯小宁从低成本电影摄制谈起,提到青年创作者的成长状态,认为年轻影人要想创作出现实主义优秀作品,第一是“学习”,第二是“自信”。年轻影人首先要建立起电影史观,向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学习,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浸润进自己的创作中去,因此才会“越拍越想学东西”。其次,年轻的电影创作者要虚心下沉群众,从人民大众的即兴创作中收集现实主义的火种。同时,冯小宁围绕“文化自信”指出,“自信来自于我们的父辈,来自于我们的祖国,来自于我们的文化。”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加稳健地与时代同进。此外,在这个电影行业复苏的春天,中国电影的崛起离不开观众的支持,人民对于现实主义优秀作品的呼唤亦是电影创作者信心的来源。


著名演员谭卓发言      

       谭卓从表导演角度分享了角色塑造与电影强国之间的关系,她指出,优秀作品是基于量的积累,并围绕着对电影的认知、审美和感受完成的。这强调了积累对于电影创作工作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她从一位在行业一线奋斗的工作者的角度表示,每位从业者都在积极期待着电影强国的建设。她分别从经济维度和行业维度阐述了电影强国的实现不仅需要经济活力的冲击,还需要高质量的影片产出。随后,她结合演员身份谈及导演的重要性,她表示,导演需要兼顾画面、美术、声音等多方面,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这对导演而言是很大的考验,因此交流也就更加重要。在此基础上,谭卓结合自己演绎诸多影视形象的经历表示,作为演员怀着一颗谦虚的心与角色“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著名导演、编剧路阳发言       

       路阳从创作态度出发,指出优秀电影作品需要创作者诚恳的态度,他提到:“我们明晰创作优秀电影作品的难度,对于电影要有敬畏之心。”随后,路阳围绕现实主义作品的呈现方式,指出:“其实每部电影都有现实主义的色彩,也许它讲述的并非是现实故事,但它一定都是来源于现实的。”路阳在不断探索如何创作出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结合类型化电影制作方式,他强调:优秀电影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是因为其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带来感官上的全新体验,拓宽了人们的思想维度,从而在情感与认知上与观众共鸣。


著名导演、编剧尹力发言     

       尹力从建国初期现实主义经典影片的创作历史出发,结合近年中国电影的跨越式发展,梳理了优秀作品诞生的历史逻辑,生动阐明了优秀现实主义影片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并从电影全产业链工业体系、类型化与多样性等方面对电影强国的建设提出建议。对于当下“新主流电影”的创作,尹力着眼于时代与观众需求的变与不变,提出创作优秀现实主义影片的经验应当延续下去,“我们活在当下,应该将视角对准现实生活,用影像把它记录下来”。尹力认为,创作者对题材的真诚,对时代的使命感与自身的人生经验永远是现实主义电影的希望之光。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在本场论坛的尾声,郝戎总结道,作为传承者,如何做到传承有序,在弘扬现实主义的传统中,打造有新时代特征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这对于青年电影工作者来说是重大且严肃的命题。

上一条
下一条